std::codecvt_byname
來自 cppreference.com
定義於標頭檔案 <locale> |
||
template< class InternT, class ExternT, class State > class codecvt_byname : public std::codecvt<InternT, ExternT, State>; |
||
std::codecvt_byname
是一個 std::codecvt facet,它封裝了在其構造時指定的區域設定的多位元組/寬字元轉換規則。
目錄 |
[編輯] 特化
標準庫保證提供以下特化
定義於標頭檔案
<locale> | |
std::codecvt_byname<char, char, std::mbstate_t> | 同一性轉換 |
std::codecvt_byname<char16_t, char, std::mbstate_t> (C++11 起)(C++20 中棄用) |
UTF-16 和 UTF-8 之間的轉換 |
std::codecvt_byname<char16_t, char8_t, std::mbstate_t> (C++20 起) |
UTF-16 和 UTF-8 之間的轉換 |
std::codecvt_byname<char32_t, char, std::mbstate_t> (C++11 起)(C++20 中棄用) |
UTF-32 和 UTF-8 之間的轉換 |
std::codecvt_byname<char32_t, char8_t, std::mbstate_t> (C++20 起) |
UTF-32 和 UTF-8 之間的轉換 |
std::codecvt_byname<wchar_t, char, std::mbstate_t> | 寬字串和窄字元集之間的區域設定特定轉換 |
[編輯] 成員函式
(建構函式) |
構造一個新的 codecvt_byname facet(public member function) |
(解構函式) |
銷燬一個 codecvt_byname facet(protected member function) |
std::codecvt_byname::codecvt_byname
explicit codecvt_byname( const char* name, std::size_t refs = 0 ); |
||
explicit codecvt_byname( const std::string& name, std::size_t refs = 0 ); |
(C++11 起) | |
為具有 name 的區域設定構造一個新的 std::codecvt_byname
facet。
refs 用於資源管理:如果 refs == 0,則當最後一個持有它的 std::locale 物件被銷燬時,實現會銷燬該 facet。否則,物件不會被銷燬。
引數
name | - | 區域設定的名稱 |
refs | - | 連結到 facet 的引用計數 |
std::codecvt_byname::~codecvt_byname
protected: ~codecvt_byname(); |
||
銷燬 facet。
繼承自 std::codecvt
巢狀型別
型別 | 定義 |
intern_type
|
internT
|
extern_type
|
externT
|
state_type
|
stateT
|
[編輯] 資料成員
成員 | 描述 |
std::locale::id id [static] |
facet 的識別符號 |
成員函式
呼叫 do_out (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公共成員函式) | |
呼叫 do_in (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公共成員函式) | |
呼叫 do_unshift (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公共成員函式) | |
呼叫 do_encoding (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公共成員函式) | |
呼叫 do_always_noconv (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公共成員函式) | |
呼叫 do_length (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公共成員函式) | |
呼叫 do_max_length (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公共成員函式) |
受保護的成員函式
[virtual] |
將字串從 InternT 轉換為 ExternT ,例如寫入檔案時(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虛保護成員函式) |
[virtual] |
將字串從 ExternT 轉換為 InternT ,例如從檔案讀取時(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虛保護成員函式) |
[virtual] |
為不完整的轉換生成 ExternT 字元的終止字元序列(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虛保護成員函式) |
[virtual] |
返回生成一個 InternT 字元所需的 ExternT 字元數(如果恆定)(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虛保護成員函式) |
[virtual] |
測試 facet 是否為所有有效引數值編碼同一性轉換 (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虛保護成員函式) |
[virtual] |
計算轉換為給定 InternT 緩衝區時將消耗的 ExternT 字串的長度(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虛保護成員函式) |
[virtual] |
返回可以轉換為單個 InternT 字元的最大 ExternT 字元數( std::codecvt<InternT,ExternT,StateT> 的虛保護成員函式) |
繼承自 std::codecvt_base
巢狀型別 | 定義 |
enum result { ok, partial, error, noconv }; | 無作用域列舉型別 |
列舉常量 | 定義 |
ok
|
轉換完成,無錯誤 |
部分
|
並非所有源字元都已轉換 |
error
|
遇到無效字元 |
noconv
|
無需轉換,輸入和輸出型別相同 |
[編輯] 示例
此示例演示如何使用來自支援 GB18030 的區域設定的 codecvt facet 讀取 GB18030 編碼的檔案。
執行此程式碼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ocale> #include <string> int main() { // GB18030 narrow multibyte encoding std::ofstream("text.txt") << "\x7a" // letter 'z', U+007a "\x81\x30\x89\x38" // letter 'ß', U+00df "\xcb\xae" // CJK ideogram '水' (water), U+6c34 "\x94\x32\xbc\x35"; // musical sign '𝄋' (segno), U+1d10b std::wifstream fin("text.txt"); fin.imbue(std::locale(fin.getloc(), new std::codecvt_byname<wchar_t, char, std::mbstate_t>("zh_CN.gb18030"))); for (wchar_t c; fin.get(c);) std::cout << std::hex << std::showbase << static_cast<unsigned>(c) << '\n'; }
可能的輸出
0x7a 0xdf 0x6c34 0x1d10b
[編輯] 缺陷報告
下列更改行為的缺陷報告追溯地應用於以前出版的 C++ 標準。
缺陷報告 | 應用於 | 釋出時的行為 | 正確的行為 |
---|---|---|---|
LWG 21 | C++98 | 標準庫不需要提供 任何 std::codecvt_byname 特化 |
需要兩個特化 |
[編輯] 參閱
在字元編碼之間轉換,包括 UTF-8、UTF-16、UTF-32 (類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