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空間
變體
操作

calloc

來自 cppreference.com
< c‎ | 記憶體
在標頭檔案 <stdlib.h> 中定義
void* calloc( size_t num, size_t size );

num 個大小為 size 的物件分配記憶體,並將所分配儲存中的所有位元組初始化為零。

如果分配成功,返回一個指向所分配記憶體塊中最低(第一個)位元組的指標,該位元組已適當對齊以用於任何具有基本對齊的物件型別。

如果 size 為零,則行為是實現定義的(可能會返回空指標,或者可能會返回一個非空指標,該指標可能無法用於訪問儲存)。

calloc 是執行緒安全的:它表現為只訪問透過其引數可見的記憶體位置,而不訪問任何靜態儲存。

之前對 freefree_sizedfree_aligned_sized(C23 起)realloc 的呼叫(它解除分配記憶體區域)與對 calloc 的呼叫(它分配相同或部分相同的記憶體區域)同步。此同步發生在解除分配函式訪問記憶體之後,以及 calloc 訪問記憶體之前。所有分配和解除分配函式對每個特定記憶體區域的操作都有一個單一的總順序。

(C11 起)

目錄

[編輯] 引數

num - 物件數量
size - 每個物件的大小

[編輯] 返回值

成功時,返回指向新分配記憶體起始的指標。為避免記憶體洩漏,返回的指標必須使用 free()realloc() 解除分配。

失敗時,返回空指標。

[編輯] 注意

由於對齊要求,分配的位元組數不一定等於 num * size

初始化為全零位並不能保證浮點數或指標分別初始化為 0.0 和空指標值(儘管這在所有常見平臺上都成立)。

最初(在 C89 中),新增對零大小的支援是為了適應諸如以下程式碼:

OBJ* p = calloc(0, sizeof(OBJ)); // "zero-length" placeholder
...
while(1)
{
    p = realloc(p, c * sizeof(OBJ)); // reallocations until size settles
    ... // code that may change c or break out of loop
}

[編輯] 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void)
{
    int* p1 = calloc(4, sizeof(int));    // allocate and zero out an array of 4 int
    int* p2 = calloc(1, sizeof(int[4])); // same, naming the array type directly
    int* p3 = calloc(4, sizeof *p3);     // same, without repeating the type name
 
    if (p2)
    {
        for (int n = 0; n < 4; ++n) // print the array
            printf("p2[%d] == %d\n", n, p2[n]);
    }
 
    free(p1);
    free(p2);
    free(p3);
}

輸出

p2[0] == 0
p2[1] == 0
p2[2] == 0
p2[3] == 0

[編輯] 參考

  • C23 標準 (ISO/IEC 9899:2024)
  • 7.22.3.2 calloc 函式 (p: TBD)
  • C17 標準 (ISO/IEC 9899:2018)
  • 7.22.3.2 calloc 函式 (p: 253)
  • C11 標準 (ISO/IEC 9899:2011)
  • 7.22.3.2 calloc 函式 (p: 348)
  • C99 標準 (ISO/IEC 9899:1999)
  • 7.20.3.1 calloc 函式 (p: 313)
  • C89/C90 標準 (ISO/IEC 9899:1990)
  • 4.10.3.1 calloc 函式

[編輯] 參閱

C++ 文件 用於 calloc